健康養身★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(圖僅為示意,右圖護士為文末真實事件暈倒照片)

有一種職業,上了班就不知道幾點能下班,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才能下班,因為充滿了變數!..大小便也由不得自己,忍耐力必須超強!....我們口口聲聲地喊累喊苦,下輩子一定不再做,但我們誰也沒輕易放棄!這就是護士,我們也有感情,這種心情你理解嗎?

 

護士,什麼時候抽血、掛水啊,趕緊的,我空腹來的。(剛到病房裡,入院程序還沒完善。)

 

護士,今天幾瓶水?(每天都一樣的藥,每天都問,而且還是換一瓶問一次,你不累嗎?)

 

護士,快點換液體,回血了,快!(一過去還有好多呢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,也給我量下血壓唄(屋裡一個人量,全屋人都學樣,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求量)

 

護士,給我查一下還有多少錢(最忙,最亂,最沒空的時候。)

 

護士,怎麼又沒有錢了,你們怎麼天天要錢.(大姐,請注意你的錢沒有到我的口袋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,沒有錢了,你們那藥怎麼那麼貴?這費能省?(大姐,你是治病,不是賣豬)

 

護士,廁所在哪(大姐!病房裡就有啊)

 

護士,有拖把嗎?有紙嗎?有電話可以打嗎?有紙杯嗎?你有充電器嗎?(我靠‧‧‧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,你有訂餐電話嗎(沒有!!)

 

護士,借我個剪子,借我個………(我是護士,不是哆啦A夢)

 

護士,廁所堵了,馬桶壞了,空調壞了,床壞了,燈壞了……趕緊幫我修(啊?這個學校老師忘記教了,我不會修哎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,你們這賣尿壺不(……)

 

護士,我什麼時候拆線(醫生剛走他不問!)

 

護士,我睡不著(白天呼呼睡)

 

護士,我腿疼、肚子疼、腿疼、腳疼、胳膊疼…疼疼疼啊,趕緊啊(那打止疼針吧。哦哦,我又不疼了。哎,大姐你剛剛是穿越了嗎?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,我什麼時候出院(問我沒用啊!問醫生!)

 

護士,我還得扎幾天液體(問醫生!)

 

護士,那我可以喝牛奶不(禁食水患者)

 

護士,我上不來氣(血氧99%)

 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 

護士…………

 

護士,護士,護士!… 護士呢?

 

別叫了!!!!護士死了!!被累死了……

羽編:護士真的是很辛苦的工作…請大家多多體諒支持!!

新聞實例:助產護士8小時接生11個寶寶昏倒在產婦旁


一個班頭裡,11個寶寶相繼出生

「醫生!醫生!我妻子要生了!」1月25日凌晨,產科不時傳來產婦家屬的呼叫聲。當晚,6名臨產產婦入院,其中兩名產婦是疤痕子宮,一名產婦尾骨斷裂,需要做剖宮產手術,兩位值班醫生進了手術室。

留在科室的醫護人員則一邊安撫產婦及家屬的情緒,一邊做著產程監護,迎接新生命的到來。二線、三線醫生來幫忙了,護士長、值班護士長及機動班護士也來幫忙了。

這時,一位二十多天前在其他醫院做完剖宮產的住院新媽媽出血嚴重,血紅蛋白只有51g/L(正常的成年女性血紅蛋白為110~150g/L),出血量達1700毫升,失血量接近於成年人正常血量的一半,血壓降到了70/30mmHg(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-140mmHg,舒張壓60~90mmHg)。醫護人員為她緊急輸血,進行監護和搶救治療,最後終於渡過了危險期。

當天零時至早上8時,產科共接生了11名寶寶。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助產護士累得昏倒在搶救室

到了25日早晨8點半,產科漸漸恢復平靜,此時年輕的助產士小徐卻忽然暈倒在地。一旁的護士見狀急忙進行搶救,產科主任楊幼林等也趕過來,評估她可能是由於低血糖才暈倒的,於是給她餵了糖水。

小徐平時身體不錯,她醒後,見同事們圍在她身邊照料,感動得哭了。她說:「為了產婦和寶寶的健康和安全,大家精神都高度緊張,一刻都沒有休息過。可能是高度緊張後突然放鬆,便暈倒了。」

被搶救成功的危重症產婦清醒後,得知搶救她的助產士小徐累得昏倒,感激而又充滿歉意地說:「都是為了我,謝謝她,謝謝大家!」

經過檢查,小徐身體已無大礙,在丈夫的陪同下回家休息了。但為了避免家人擔心,她沒有將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事情告訴家人,也婉拒醫院領導到家裡看望。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產婦數量雖與以往持平,但工作量卻增加了

據市一院產科主任楊幼林介紹,近年來,產科的住院量與往年相比,雖然相差不大,但由於現在提倡自然分娩,二胎特別是子宮疤痕妊娠及高危妊娠孕婦人數的增加,使得有大出血風險的產婦人數也增加了,而且單個產婦的產程拉長、難度加大,這增加了產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難度。

產科排班保證每天有4位醫生值班,就是今年的農曆新年期間,產科醫生也只能休息一天。楊幼林表示,儘管產科總的人員已經相對配足,但真正能值班的醫生還是不夠,而產婦入院時間不規律,護士休息的時間也隨之變得相當不確定。

事實+

產科兒科醫生缺口大

醫生荒,缺人成了各大醫院面臨的共同問題。跳槽醫生增多,讓醫院的部分科室出現「用工荒」,甚至導致一些科室因無人可用而不能正常運轉。

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,中國77.7% 的醫生有或曾有改行的想法。在調查中,48.05%的醫生感覺「非常累」,有80.2%的醫生認為目前醫患關係緊張。

據介紹,像婦科、產科、兒科、B超、急診科、介入科等科室的醫務人員都比較緊張。兒科、婦產科醫生缺口是最大的,幾乎每家綜合性醫院都缺人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?「一方面醫學人才的培養跟醫院實際需求脫鉤有關,另一個跟眼下的大環境有關。」一家醫院負責人說,現在醫患關係讓醫生變成了一個高風險的行業,而缺醫生的科室都是高風險的科室,「近幾年全國出名的醫療糾紛事件不少跟婦產科、兒科等有關。雖然現在醫療水平發展,讓剖腹產已變成簡單手術,可還是不能保證萬無一失。但家屬容忍不了出現死亡的概率。」



via-http://www.aiweibang.com/yuedu/10038869.html

 這些藝人的逝去提醒了我們健康的重要…請跟我們一起懷念他們…

「梅艷芳」一生愛情不順,子宮頸癌辭世前留下遺言:「後悔沒嫁給…」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心酸!「情深深雨濛濛」中的「方瑜」,33歲就過世…為圓夢穿著婚紗下葬…死前她說了一段感人的話…

請別再叫了!!護士死了…

心酸!「大傻」自己病重,還擔心母情病情過勞,最後隨著母親走了…妻兒失去支柱…

via-http://news.qq.com/a/20150129/016373.htm

 

 

相關推薦

【健康醫療網/編輯部整理】不論是大人、小孩,每天活動走走、跳跳,難免會有所碰撞,在身上留下青一塊、紫一塊的「黑青(台語)」痕跡,更嚴重者則可能因為運動或姿勢不良造成腰痠背痛、挫傷,甚至骨折等問題。在華人世界裡,當各種跌打損傷出現時,除了西醫之外,中醫診所可能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要去求診的地方。從中醫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蔡岳宏報導】「當時幫一名病患照胸部X光,3天後就發燒,後來住院2個月,完全無法意料。」醫護人員在第一線防疫,面臨高風險,然而放射師、醫檢師10日紛紛請命,染SARS放射師張維勝也現身說法,呼籲政府給予足夠的防護衣設備。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聲援,強調醫檢師與醫護人員都一同奮戰,希望衛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陳盈臻/台北報導】由於疫情緊繃,現在搭乘公車時,乘客都被要求必須戴上口罩。就有1名老年人上車之後,既沒戴口罩、又沒刷卡,司機將車子直接開至派出所尋求警察協助,事後發現該名男子患有「額葉型失智」,但由於違反防疫規定,依照規定「未戴口罩者得拒載,勸導不聽最高處罰鍰1萬5千元」。  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陳敬哲/台北報導】台灣新冠肺炎死亡個案再增1例!曾經前往埃及旅遊的確診第101例,昨(9)日因肺炎惡化病逝。同團確診者日前確認有4人,包含第55例、第63例、第71例,目前台灣新冠肺炎死亡案例累計6人,慢性病與年紀仍是死亡最大風險。 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